本赛季CBA的各支球队都经历了一番苦战,防守端的表现普遍不尽如人意。这里的不佳表现主要指对国内球员的防守。反观外援,他们的表现普遍较为稳定,没有受到太多限制。
这种情况的产生,有一个核心原因:各队在应对第三攻击点的爆发时,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。如果赛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,那么在比赛中想要取胜就变得非常困难。第三得分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是球队除了外援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进攻选择。在CBA的比赛中,前两个主要的得分点通常是外援,而第三得分点则更多地依赖于国内球员。
当两名外援被有效限制后,防守端在面对国内球员时常常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。像林葳、齐麟、王睿泽这样的球员,他们的实力强大到单凭防守难以限制。如果想要采取夹击战术,又往往担心外援的空位得分机会。因此,国内球员在比赛中时常迎来爆发的机会。这并不是说这些球员的防守能力低下,而是因为并非每支球队都有像高诗岩、程帅澎这样的防守悍将。
此外,第三得分点难以限制的另一个原因是其爆发的不可预测性。就像林葳在第一场比赛中那样,他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突然间三分球频频得手。尽管他在平时的命中率并不高,但当对手稍有松懈时,他就能抓住机会爆发。这正是因为缺乏持续的、紧密的防守所致。为了更好地防守这些球员,必须像盯防外援一样,给他们配备一个“保镖”,全场紧紧跟随。如果某位国内球员在比赛中表现出强烈的得分趋势,应当果断采取夹击战术,不能等到他找到手感再采取行动。
不过令人欣慰的是,随着外援的加入,我们的国内球员也越发努力和上进。季后赛中,大家真正看到了国内球员也能决定比赛的胜负。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。希望未来CBA的国内球员能够持续进步,各支球队也能找到合理的方法来限制第三得分点。
[免责声明]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任何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删除。感谢大家的支持,也希望我的分析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上一篇: CBA罚单重磅,杜锋遭罚2万,原因?